股價漲跌的開關在市場手中,而市場又是由8000萬個你我這樣的股民組成的,市場中還有各種消息,這些消息作用在股民身上使股民做出買進或賣出的舉動,因供求關系的不平等從而影響了股價。
分析股價的未來走勢,其實是一門高深的藝術。玩過收藏品的朋友都知道博傻理論。王羲之的字畫真的那么值錢嗎?你可以拿來顯擺,也可以拿來擦屁股,他本身的效用是不值錢的,但一個搞收藏的商人愿意出500萬買下來,是因為他相信會有人花更高的價從他手中買走,買走的人當然相信會有比他還傻冒的人花更高的價向他求購,價格炒到一定的高度就成了燙手的山芋,誰是最后一個接手的,誰就是真正的傻冒,這就是博傻。
股價的炒作與此類似,股票本身是沒有價值的,買股是買一種未來有人高價接走的可能,這個在本站的股票入門欄目中有詳細的教程。以后再查閱。
]]>答案:投資者預測股價將會上漲,但自有資金有限不能購進大量股票于是先繳納部分保證金,并通過經紀人向銀行融資以買進股票,待股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再賣,以獲取差額收益。
查看更多股票知識
]]>首先是大盤所處的強弱度和板塊聯動現象。
一般而言,當大盤處于調整、反彈或橫向整理的階段時,個股出現放量突破是假突破的可能性較大;
而當大盤處于放量上升過程中或盤整后的突破階段時,個股出現放量突破是真突破的可能性較大。而個股突破時板塊聯動同時向上,則可信度較高,這時要選擇量能最大、漲幅最大的個股,這往往就是龍頭股。最后還要看政策面和基本面有無支持該板塊向上的理由。
其次是量能與K線。
股價在創出新高的同時,量能卻不能有效放出。而且成交量往往不能持續放出,這是假突破的最大的特點。為什么要放量呢?因為股價突破前期多個高點,有大量的套牢盤會放出(前期高點越多,越需要大成交量),再加上有部分獲利盤發現到達前期成交密集區,會先減倉操作。如果放出大量,并收出小上影線或光頭中大陽線,表示主力此次上攻不是試探,將拋盤通吃。試問這樣的資金實力不是主力又會是誰?這根K線幾乎肯定就是根大成交量、高博弈大陽線。
一般來說,前期籌碼無明顯發散的個股,特別是一直在集中的個股,在突破前期高點時,無須放出巨量,但應至少要大于前期頂點時的成交量,且在突破點之后還要持續放量一段時間,這樣說明突破有效。但如果突破時成交量比前期高點還小,突破后即縮量,則說明突破無效,為假突破的可能性較大,此時應果斷賣出股票,否則就會套在相對高點。如特變電工在06年5-11月之間共有3次假突破。另外如果前期明顯有籌碼集中跡象的個股可以在創出低點時少量跟進,與莊共舞。
另外,前期有主力明顯出貨的個股,在突破時必須放出巨量,且持續放巨量,證明為有重大題材在后的真突破。如000739普洛康裕。000652泰達股份.
個股突破之前放量上揚,拉出中大陽線,而突破時放量跳空,則可信度較高。此大陽線與跳空缺口稱為突破大陽線、向上突破缺口,極具分析價值。突破之后,由于要清洗浮籌,減輕上行壓力,往往要整理或收出長上影陰陽線,但量能要逐步萎縮。
一般而言,如果主力前期較高程度控盤(人均持股在5000股以上),整理時只要無籌碼明顯發散跡象,再次突破時無須放巨量(換手率10%以上),但要放大量。越是高度控盤(人均持股在10000股以上),成交量要求越小,但必須比整理時放量明顯(至少2-3倍以上)。
第三是均線系統
股價向上突破后,一般會沿著5日均線繼續上行,回擋時也會在5日均線附近止跌,5日與10日均線呈多頭排列。但是假突破就有所不同,股價突破創新高后,就開始縮量橫盤。讓投資者誤以為是突破后的回抽確認,但在回擋時股價卻跌破了5日均線,繼而又跌破10日均線。當5日與10日均線形成死叉時,假突破就可以得到確認。
股價出現第二次交叉(粘合)向上發散,以真突破居多。股價大幅上漲之后均線出現第三次、第四次向上突破以假突破居多。這也就是為什么技術分析專家對均線初次交叉(粘合)向上發散,均線再次交叉(粘合)向上發散格外關注,稱之為銀山谷、金山谷,但對三次四次就不那么推崇的緣故。因為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熱點需要轉換,板塊也需要輪動。長線大牛股不是沒有,只是太少了。
第四是時間要求。
低位突破:大盤或個股長期持續下跌,然后在低位橫盤,只要在低位時間足夠(超過3個月以上),股價在低位二次向上突破時以真突破居多。反之,當時間小于2個月時,向上突破往往以假突破居多。這也是形態理論的要求。
高位突破:個股高位橫盤整理,整理時間越長,向上突破越有效。
第五是籌碼分布。
如果個股突破前籌碼有持續較快速集中現象,而放量突破時更是快速集中,則是真突破的可能性較大。反之,如果個股在突破前籌碼大幅發散,而突破后稍集中或還在發散,即使個股隨大盤或板塊向上突破,漲幅往往不如前者。
比如06年11月,筆者發現浦東金橋帶量向上突破,但比較“二橋一嘴”后發現同板塊的陸家嘴同時向上突破,且成交量更大、漲幅更大、業績更優、前期籌碼集中度更好,筆者果斷選擇了陸家嘴,結果取得了4天漲幅35%的成績。06年10月,筆者發現濟鋼向上突破,經比較發現鋼鐵板塊中,濟鋼前期出現籌碼持續集中,最近放量向上突破,當日漲幅最大,最終此只股票成為鋼鐵板塊的龍頭股。06年11月25日,水泥板塊向上突破,但從籌碼集中度、量能、當日漲幅看,華新水泥、冀東水泥要強于其它水泥股,結果此二只股票漲幅最大。06年9月,地產板塊向上突破,中華企業、招商地產以上指標要強于其它同類型股,最終漲幅也較大。06年10月,航運板塊向上突破,以上指標,中遠航運要強于中海發展,結果中遠漲勢要強于中海。
對于投資者而言,針對那些可能出現假突破的個股,切不可盲目追漲。而對于已經獲利的投資者,可在股價沖高過程中減磅,當股價跌破5日均線時應全倉了結。
查看更多股票知識
]]>洗盤的目的就是清洗掉市場內的獲利籌碼,使市場內的持股成本趨于一致。
洗盤的結果就是造成大量的籌碼被機構主力戰略性的鎖定,從而導致市場內的浮動籌碼大量減少,洗盤的結果會使籌碼進一步集中。
洗盤現象在技術上的具體表現就是隨著整理以后,股價波動的幅度逐漸減小,成交量快速萎縮,股價在中長期均線附近被控盤,盤面浮動籌碼稀少,成交量低迷。
查看更多股票知識
]]>一般來說,如果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這時要看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么這個股票就很可能要上漲。看股價時,不僅看現在的價格,(殷保華) 而且要看昨天的收盤價、當日開盤價、當前最高價和最低價、漲跌的幅度等,這樣才能看出現在的股價是處在一個什么位置,是否有買入的價值。看它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之中。一般來說下降之中的股票不要急于買,而要等它止跌以后再實。上升之中的股票可以買,但在要小心不要被它套住。
一天之內股票往往要有幾次升降的波動。你可以看你所要買的股票是否和大盤的走向一致,如果是的話,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盯住大盤,在股價上升到頂點時賣出,在股價下降到底時買入。這樣做雖然不能保證你買賣完全正確,但至少可以賣到一個相對的高價和買到一個相對的低價。而不會買一個最高價和賣一個最低價。通過買賣手數多少的對比可以看出是買方的力量大還是賣方的力量大。如果賣方的力量遠遠大于買方則最好不要買。現手說明計算機中剛剛成交的一次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連續出現大量,說明有多人在買賣該股,成交活躍,值得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則不大可能成為好股。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時它是比股價更為重要的指標。總手數與流通股數的比稱為換手率,它說明持股入中有多少人是當天買入的。換手率高,說明該股買賣的人多,容易上漲。但是如果不是剛上市的新股,卻出現特大換手率 (超過百分之五十),則常常在第二天就下跌,所以最好不要買入。
漲跌有兩種表示方法,有時證券公司里大盤顯示的是絕對數,即漲或跌了幾角幾分,一目了然。也有的證券公司里大盤上顯示的是相對數,即漲或跌了百分之幾。這樣當你要知道漲跌的實際數目時就要通過換算。
在公司分紅時要進行股權登記,因為登記日第二天再買股票就領不到紅利和紅股,也不能配股了,股價一般來說是要下跌的。所以第二天大盤上顯示的前收盤價就不再是前一天的實際收盤價,而是根據該成交價與分紅現金的數量、送配股的數量和配價的高低等結合起來算出來的。在顯示屏幕上如果是分紅利,就寫作DR**。叫做除息;如果是送紅股或者配股,就寫作XR**,叫做除權;如果是分紅又配股,則寫作XD**,叫做除權除息。后面兩個字是公司名稱的縮寫,例如”DR長虹”。這一天就叫做該股的除權日或除息日(除權除息日)。
計算除息價的方法比較簡單,只要將前一天的收盤價減去分紅派息的數量就可以了。例如一只股票前一天的收盤價是2.80元,分紅數量是每股5分錢,則除權價就是2.75元。計算除權價時如果是送紅股,就要將前一天的收盤價除以第二天的股數。例如一只股票前一天的收盤價是3.90元,送股的比例舊10:3,就要用3.90元除以1+3/10,也就是除權價為3.9/1.3= 3.00元。配股時還要把配股時所花的錢加進去。例如一只股票前一天的收盤價是14元,配股比例是10:2,配股價是8元,則除權價為(14*10+ 8*2)/(10+2)=13元。
經過一天的交易,如果當收盤價的實際價格比算出來的來的價格高,就稱作填權,反之,如果實際收盤價比計算出來的價格低,就稱作貼權。這往往與當時的市場形勢有很大的關系,股價上升時容易填權,股價下跌時則容易貼權。在市場形勢好的時候人們往往愿意買入即將配股分紅或剛剛除權的股,因為這時容易填權,也就是說,股價很容易在當天繼續上漲,雖然收盤時可能看上去股價比前一天低,而實際上股價卻是上漲了。
查看更多股票知識
]]>其實,所有的莊家他們的運作手法基本一樣,上下大同小異,而且非常簡單,只是時間不同、所編的故事不同罷了。
那么為什么散戶還會上當呢?
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識破莊家做盤的洞察力,也不懂技術。
炒股還是技術第一。
不少投資者在股市想發財并不是依靠基本的技術分析,而是過度依賴于所謂的“消息”,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通常的結果就是:
聽廣播買股票,一天之后被深套。
看電視買股票,兩天之后無路逃。
看報紙買股票,三天之后沒頭腦。
聽股評買股票,四天之后要上吊。
信自己買股票,從此天天滿腰包。
許多個人投資者,尤其是資金少的小散戶平時炒股最愛聽消息,迷信消息,由于散戶交際少,技術分析差,自己沒有看盤的本領,只能打探消息,大廳哪只股票是黑馬,結果常常是丟了黑馬卻騎上死馬。
市場上有句名言:“誰都知道的好消息,絕不是好消息;誰都知道的利空,絕不是利空”,所以我想給投資者主要有兩點建議,一是學習好技術,二學習好技術后是相信自己。
炒股要學技術,不能盲目操作。隨著股市的擴大,特別是管理層調控市場的成熟,“政策市”正在不斷淡化,技術分析對成功操作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學習技術需要耐心,甚至需要付出學費,在這方面,沒有捷徑可以走。
至于相信自己,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不要盲目相信市場傳言。投資者要堅守自己的獨立判斷。有一句話,什么都可以騙人,只有翻上江恩八線的走勢就難以騙人了。如要騙人吃虧的是機構自己,因為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時,因此,只要掌握了線型和角度分析法,我們就等于抓住了股市的牛鼻子。
相信這些知識能夠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一點點的幫助。祝愿所有個人投資者都能在股市中獲取成功。
殷保華二零零七年九月——殷保華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