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系教授、博導謝百三
一、在中國:85%的股民處于虧損之中。
中國股市已開設23年了,現在還在2200點一帶徘徊,十多年以前的指數;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中國股市常年有85%的投資者虧損,特別是以下特征的幾種人:
1、專門挑表面便宜股買的,比如8元買了工商銀行、長期不動的。
2、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買了就扔在那里,再跌也捂著不動的;稱長期投資,總有一天會解放的。(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會一直下跌,將來有可能跌成香港的仙股。)股市是市場,不是銀行,切切,切切!
3、20萬元買了10只不同股票,還自信地稱:“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只籃子里”。他們哪里知道,中國股市的籃子,10只有7—8只可能是有洞的,是靠不住的。
4、越跌越補,越補越虧的。
5、三只股票套著,堅決不割肉。一只剛上漲解放了,馬上就跑了;不料碰到了外高橋,一連八、九只漲停板,后悔的夜不能寐,腸子都悔青了;另兩只則越跌越深,如攀鋼釩鈦之類。
6、水平不高、個性又很強,聽不進哲人、友人規勸的。
7、一次買股漲了,賺了幾萬元,就認為手氣好,有財運;傾全部存款,甚至賣了房子,借了親友的錢來炒股,結果在熊市中虧的一無所有。
我曾碰到一位北京老太太,給兒子結婚的100萬元,兒子全在95元買了云南銅業,后來跌到了9元多,很慘,很慘。
8、十分沉迷于純粹的技術分析,“五天線穿過十天線,黃金交叉,殺進去,……”。從長遠看,也多是不成功的。離開大柏樹的證券公司好幾年了,進去看看,很多老朋友都搞技術分析;一問,說:“謝老師,我這些年三十萬變三十五萬了,沒虧。”唉,浪費了多少年華,還不如買些長期債券啊,年收益6%—7%!當然技術分析爐火純青的,如殷保華,倪勇博士就不錯的。
9、整天看電視股市節目,相信上面的分析。其實,我認識的一位著名股評家,在實際操作中,把委托他操作的公司的上億資金大虧了50%。故本人是很少看這類電視節目的。真正的高手考慮到安全的原因是不會來這里做節目的。
10、打聽消息,尋找成長股、黑馬,研究個股,但普通百姓往往找不到好個股。否則,一些研究員(他們大多是碩士、博士畢業)何必在公司里拿10多萬、20萬一年?還不如借點錢自己去炒啊!
11、有的人特別迷信炒股軟件,這些軟件做參考可以,萬萬不可迷信,否則中共中央國務院給那些老少邊窮地區和汶川、雅安等地震災區每家每戶發一個炒股軟件就行了,豈不是天下皆樂嗎?故這些軟件只能做參考。
主要是中國股市根本性缺陷太多,問題太大;如國有股、法人股的無休止減持,新股一發就泛濫成災;非無能也,實在是天時地利不行也。
二、股市中有經濟學家、哲學家和投資大師成億萬富翁者。
當然,有的是從2、3萬起家的中小散戶,也有大獲成功者,特別是投資大師,但比率不超過5%。我身邊就有幾位大師,看著他們一天天、一年年成長、成功起來,真是嘆為觀止,感慨不已。一位當年有100萬,但還在家里為嬰兒洗尿布的友人,我說:“您怎么這么節省啊!百萬富翁啦!”他說:“謝老師,這是我的原始資本,我以后要去同索羅斯、巴菲特去打一仗的。”這個大師,現在已經6個多億了。他只有大專畢業,但充滿智慧,每天五點起來看報學習,比我們這些大學里的金融學教授,高的多的多。真的,我從心里相信他,尊敬他,求教于他。他現在每天還在學習著、研究著、操著盤;為人善良、樂觀,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趨向洞如觀火。有時想想,他不就是劉備當年三顧茅廬的諸葛亮嗎?
朱镕基半夜打的請教吳敬璉老師,后邊的總理也應該不恥下問,經常到上海求教他這類的民間孔明啊!中國經濟如何上不去呢?!
還有位大師,今年50出頭,他當年200萬(買認購證賺的),現在近20個億了。他買過徐家匯、靜安寺的房子,又以房產作抵押買股,他請了個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當助手,也研究個股、個別債券與基金;他專門做極有把握的投資,為了買一個股票,一年去上市公司幾次,然后分批逐步買入,也套,也虧;但近日的反彈中,他當時買的兩只股,全部大漲不已,全部解放,贏大利。他對固定收益證券,研究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對所有這類品種熟悉到可以如數家珍的地步。
他知道我是不能容忍長時間大虧的(一輩子不能大虧一次,就像開汽車,一輩子不能壓死一個人,永遠不!),于是有一次專門來復旦找我,告訴我有一個證券已跌過頭了,跌到兌付價下6%了;買吧,必會反彈大漲,且不會虧。他話不多的,我陪他在復旦學生食堂吃了快餐后,他就匆匆告別了。我仍然不放心,只買了少量的,結果半個月后,該證券漲了15 %,悔的我蹬腳不已。他與他妻子夫妻感情很好,完全沒有“男人有錢就變壞”的跡象;一個如花的女兒,考上了上海交大。現在,他仍帶著南京大學的學生,每天研究著,操作著。證券公司的經理對我說,他一個人的交易量可以頂一萬個散戶。現在這個證券公司把他當作公司的貴賓、寶貝,該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人把他服務的像親人一樣。
一位為他和另一位大師每天幫忙買中午飯的50多歲的阿姨,資產竟也達1億幾千萬了。他們夫妻說,他們家能有今天,全靠他們;他們視他們為智者、大師和恩人,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另一位大師,我的同學,北大研究生畢業,江蘇省高考狀元。在北大時,就非常用功、努力,思維極快,思路開闊。1989年北京出現學潮時,他被誤解,拘留了一年,后被國家體改委領導查閱資料,發現完全沒有問題,令有關部門“放人,放人,立即放人”。后來該體改委副主任找他談話,希望他繼續留下搞研究,他的多文被當時的總理看中,為國家改革開放出了很多好主意。
但他的心冷了,只要一套福利房,就毅然下海了,以友人贈他的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4萬元)為本,炒股,炒權證,放大打新股,去青海格爾木幾次、調研,5—6元買了大量鹽湖鉀肥(后來漲到了90多元);帶北大清華同學調查老鳳祥的知名度;0.25—0.3美元買了大量的老鳳祥B股;美國人出事第二天(2001年9月12日),也就是9.11事件次日,他飛到香港買了200公斤黃金(當時90元/克,現在是300元/克)。
他這次也參與了郭樹清的銀行股炒作,郭樹清調任山東巡撫時,他就迅速退出了銀行股。
他為人善良、熱情、實在,腦子就是臺高級計算機;聰敏異常,對中國政治、經濟不停地研究。一到上海就請我們吃飯。后來他迷上了攝影,在中國攝影家協會請了個老師,整天在西藏、印度拍老人、小孩、女孩,又拍了國慶60周年大慶,自做了很多有他所拍照片的新年掛歷送給友人。他的水平層次如高山流水,不少基金公司都去向他請教、學習,視他為證券界泰斗,其實他才40多歲。
后來他去俄羅斯租了架軍用直升機,在北極上空,冒著危險和嚴寒,從高空往下拍北極熊,他把它們做成畫冊寄送給友人;他還來上海辦過個人攝影展,把復旦大學一些友人、師生都請去欣賞。
我已經不知道他有多少財富了。一切如同大千世界,巨大的財富在他身邊隨歷史長河流過時,他讓助手們輕輕一撈就成功了,真是舉手之勞啊!他在三亞海邊的烈日下,在大傘之下看英文原版的馬科維茨的著作;他身邊經常有20多個北大清華的同學在搞研究;他對經濟學、金融學、哲學融會貫通,對生命的真諦也在研究。嗚呼!和他比,自己很慚愧的。他是全省狀元,我是全省第二,第二和第一,其實差的很遠很遠。
三、上邊的領導,要請大師們當參謀,弄懂股市,搞活股市啊!
近看臺灣政壇,馬英九狠殺人緣很好的王金平,結果事與愿違,人氣竟然跌破最低點11%,令人感概不已。我們祖國大陸,從證監會主席到證管辦主任;要使自己人氣大旺,就要學朱镕基,支持股市、搞活股市。朱的桌子上常年放著深、滬、港股市行情的電腦啊!
中國股市在深滬登記的有1.4億人次了,是人群中最多、牽及最廣的一個人群;他們大多數拿著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工資錢,帶著“人生能有幾次博”的心態,帶著早日成就“中國夢”的心態進入股市的;現在85%的人還在套牢大獄中,苦苦等待。如果股市搞好了,搞活了,人氣必然大旺啊!管理層們到上海、深圳,來開開座談會吧,把股市中的能人、高手都請去當證監會的專家顧問吧。別老請外國人、洋槍洋炮的老外了。中國真正的厲害的是諸葛亮、康熙、鄧小平、朱镕基;不是李德等老外啊!
]]>也有很多股友在一些基于矛盾對立的問題上問過貓否,我謹舉一例來談談這個問題。
觀點1:當大家都買進時,我們賣出。當大家都賣出時,我們買進。
觀點2:順勢而為。
這兩個觀點是股市操作中的基本常識,然而它們是對立的,是矛盾的。
觀點1的正確理解是:當最后一個原本看空者也進場時,股市就到頂了。因為沒有后續力量將股價再度推高。當最后一個抱著不肯割肉的人也賣出時,大底就出現了,因為拋壓沒了,只需小小的買盤就能拉紅。這句話是沒有錯的,問題在于,你無法依據這句話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你無法知道誰是“最后一個”以及“最后一個買了沒有賣了沒有”。但是這句話加深了我們對股市的理解。于是我們竊以為股市就是這么回事。
后面我們又遇到了觀點2,順勢而為,首頁我們要看到勢,事實證明當大勢朝上時買入股票,贏面是非常大的。但是當大勢朝上時一定是因為很多人在買,只有大家都在買股價才能推高。這里矛盾就出現了,因為觀點1告訴你當大家都買進時你應賣出。
此時投資者開始迷糊,這兩個觀點,哪個對?
股市中這種矛盾現象是很普遍的,事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難點在于你如何理解,如何在不同市道中運用。股市之所以難做,是因為這樣做可能對,那樣做可能也對,這樣做可能錯,那樣做可能也錯。它有太多的可能,以至于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只有依照技術分析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方能突破這種泥潭,走上穩健贏利之道。
本篇只在于幫助殷保華股票技術學習網的訪客理清思路,幫助大家更深刻的認識股市,不要完全沉湎于一種所謂“至理名言”中,因為這些名言大多是無所遵從的,也不要因兩個有矛盾觀點的名言而苦苦思索到底該信誰。這些雖然是很多前輩賠掉無數的血汗錢得到的真知,然而這真知并不能換來錢,只能加深你對股市的理解。
用辨證對比的角度去學習,多驗證。——信天信地信自己。
]]>網友問:那你使用什么交易系統?
顯然,他把我說的交易系統誤解成了一套軟件。我所指的交易系統實質上是一套系統的機械的操盤方法。比如,我在何種情況下買進,在何種情況下賣出。(線上陰線買,買錯也要買。線下陽線拋,拋錯也要拋。)這是一套高勝算的操盤方法,來自于操盤經驗的日積月累,是大量虧損之后所成的操盤理念。
之所以說是“屬于自己的”,實際上是說“符合自己的操作風險的交易系統”。
我們讀jesse livermore的時候,常看到這樣的文字“只要我在出現這種走勢時….我就能賺….”,其實這就是交易系統,只要我在我的交易系統規定的買點買進,我就能賺錢。
比如說,光頭陽之后買,縮量又放量回升時進場,高位巨量巨陰時清倉,這都是交易系統的概念。因為股市中有太多的可能,你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自己操作風險的機械交易系統去突破這眾多的可能,使得炒股有章可尋,使得你可以知道在某個時間段你應該干些什么不應該干些什么。交易系統的目的是讓你有規律有章法的做事,機械的做事。因為成功的投資都是機械的。博主在初學炒股時,曾虛心向一個非常成功的投資者請教炒股秘訣,他只告訴我10字,“簡單的動作,不斷的重復”。后來隨著對股市的理解不斷加深,漸漸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現在,請問一下自己,你有這樣的一套交易系統嗎?如果沒有,那你極有可能還只是一位盲目操作者,不要以為你炒了X年了,實際上炒了10年的投資者沒有交易系統概念的菜鳥也是很多的。
]]>如:老師,某某股票怎么樣?(不要無緣無故就問這弱智的問題!)
我在某某價格買進的,被套50%,現在行情什么時候能解套?(深套的股票,拿個十年八年總會解套的,看莊家心情。即使解套,你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不提升,你的下一只股票,仍然重復被深套的老路。)
莫某股票是不是莊家進入了?(不要去猜測莊家,跟莊就行,比如用好殷氏技術,對于炒股就夠了!)
那些專門推薦股票的網站,股票好厲害,天天漲停,是不是可以加入等等?(騙子!)
一開始,我會很認真的勸他們不要相信世上有如此好事,(特別是讓你知道!)比如你給他3元,他就給你10元之類的事情,這世上怎么可能有?但是漸漸地,我也失去了耐心,我只是盡一個股票網站管理員應有的責任,告誡他們不要去相信,否則追悔莫及。
我之所以說不要試圖去挽救別人,是因為我發現,你不僅救不了別人,還常常被人誤解。比如某位網友問我12年至今的收益,我說50%,他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我貶低那些“入會買黑馬”的網站,是因為我不及他們。甚至是認為我在阻擋他們的發財之路。
中國散民的愚蠢程度是我未辦網站之前沒有想象到的,是生活中也是如此愚蠢還是在財富面前一葉障目?
有時候他們愚蠢行為會影響我自己的心情,特別是被他們誤解我的好意時,所以,我建議所有看透看破股市的人,安靜的自己操作吧,不要試圖挽救那些準備將錢捐給騙子的人,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愚蠢的人理應被騙,如果他們不被騙一次,很可能一輩子不知道股市是怎么回事。
]]>如何避免在操作中不小心進入這種三難境地,是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殷保華股票技術學習網的唯一法寶就是只做確定的上漲,不做看不懂的行情,更不做確定的下跌。
或許你認為這是一句廢話,但是在實盤操作中,我說的這些并非易事,就算你有良好的技術分析功底能夠看出確定的漲勢,但操作上不一定能同步,不要以為你的手總是聽從大腦的,事實上多數時候,手是手,腦是腦,也有不聽話的時候。
根據殷保華股票技術學習網的經驗,一個操作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賠足夠多的錢,吃足夠多的虧,才能建立一定的策略,才能讓你的手聽從你的大腦,才能明白炒股要想常勝,就必須只做確定的上漲,就必須在大多數時間休息。
希望你在看完本篇之后,每次買股之前都要問問自己,這是確定的上漲嗎?還要不急不慢打開歷史走勢看看還有上漲空間嗎?千萬不能糊里糊涂地操作。在現實生活中,炒股教會我,只做有足夠把握的事。
]]>在之前,我曾回答這些朋友:技術分析更有用!但是現在想想,這個回答并不完全正確,起碼不夠嚴謹。
市場中有四種操作者,短線、中線、長線、超長線。對于不同的投資周期,分析股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對于超短線和短線操作者來講,他們的目的是獲取短期波動的差價,是一種明顯的投機行為,這時候就應完全依賴技術分析,甚至不需要過問這家公司在哪里,從事什么,股票名稱只是一個代號,比如1號馬,2號馬,3號馬,我賭2號馬會跑第一,2號馬究竟能不能跑第一取決于他是否休息充分(技術上的調整),而不取決于這匹馬的膚色,更不取決于有多少人喜歡這匹馬。
而作為長線投資者,更應該關注宏觀經濟的變化,比如社會資金是否充足,銀行利率是否呈逐漸降低趨勢。
作為超長線投資者,比如一只股持十年,則應該關注公司本身,公司所處的行業,公司在業內是否有優勢,以及該公司的遠景。比如麥當勞公司,1937年的美國加州流行一種不用下車就能購買并快速食用以填飽肚子的食品,大家之所以喜歡,是因為他方便、省時、美味,并且這種就餐方式之前沒有過,新鮮,并且能使人用過一次就想下一次,于是迅速風靡開來,這就是早期的麥當勞。
影星有fans,歌星有fans,然而麥當勞餐廳也有自己的fans,一個餐廳會擁有fans可見它是深受大家喜歡的。麥當勞在俄羅斯開第一家店,當天就有三萬人光顧,此時超長線投資者就不應該再駐足觀望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受人歡迎的企業,并且他還有中國這個大市場沒有開發,還有全球很多國家沒有設置分店。再后來麥當勞不斷回購股票,也證明企業看好自己的發展前景。
讀完本頁,請你立即思考一下自己的分析方法是否對應著自己的操作周期呢?
不同的操作周期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這一點要記住。
]]>要理解“掐頭去尾,只吃中間一段”,首先在技術上你要對支撐位和阻力位能熟練的掌握。
“掐頭去尾,只吃中間一段”之所以成為股市常勝將軍的策略,其可行原理是因為頭和尾都很危險,常勝將軍就是在任何不明確的市道拒絕操作。為了說明這一點,本人講一點技術上的東西。
一只股票下跌,若想反轉必須不斷縮小下跌幅度,同時必須縮量,如果你看到量縮到與前期某個低點的量相當,則基本上代表著風險已被釋放,反轉就在眼前,如果此時進入你就可能買到了最低價,但也有可能是第二撥下跌的開始,若是,那就買在了第二撥下跌的最高點上,這種情形,高手是不會介入的。縮量之后的小幅放量且小幅上漲并以最高價收盤,基本上確定止跌,此時可介,而此時最低價已不在了。所以若想買的安全些,則無法買到最低價,權衡是要更安全些還是要買的便宜些?本文主題就是告訴你這樣一個策略,選擇安全些!
]]>“拿著上漲的,賣掉下跌的”在理解上,很多人會出錯,比如我曾將此結論告訴我的群員,可他理解錯了,他是這么做:倉中有兩只股,他將已經縮量跌到支撐位的股票賣掉了,而將已經獲利且當日放巨量收出長上影的票還拿著。這顯示理解錯了斬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思想。
其實這條策略根本就不是指導短線操作的,斬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其實是一個牛熊的概念,牛市中,不輕易賣股,熊市手中股票一個也不留全部殺出。在同一個大盤背景下,不可能手中兩支股一個長期走牛一個長期走熊,我之前的文章說過,所有的股票都是和大盤步調一致的一起運動。
在沒受過訓練的股民中,其操作程序與本文主題是完全相反的,即,股票漲一點就拿不住了,而下跌的股票則抱著死死不放。從心理上理解,就是股民來到股市是賺錢的,上漲了我為何不賣?而下跌的股票還沒漲上來呢,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賠錢的我為何要賣?在自然的情況下,所有初入股市的股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時間久了的話,不受訓練他也能總結得出,這樣是不是賺時只賺點小錢,而賠時卻賠大錢呢?這樣下去,總體上怎能不賠錢?斬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一思想正是如此得來的。
]]>其實滿倉操作是炒股之大忌,就像喝得像爛泥一樣仍然開車上路,其中的潛在危害可想而知。如果你為手中股票能否走好,能否止跌而傷心的焦頭爛額夜不能寐,你一定是滿倉操作了,沒有退路了,背水一戰了,這又不是世界末日,值得這樣做嗎?
讓我們看一下滿倉到底有沒有好處:
1,如果上漲了,將會賺很多,如果下跌了,則會賠很多。打平。
2,滿倉心情會緊張,有較大的心理壓力,畢竟這是一生積蓄,輕倉可保持平常心。輕倉占優勢。
3,滿倉使資金成為死水,輕倉則讓資金變得靈活,可以進退自如,輕倉占優勢。
既然如此,為何還滿倉暴賭?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了嗎?
]]>任何一個在市場中有一定經驗的炒手,都懂得休息的必要性。而新手,則不懂。新手往往認為,我來股市就是賺錢的,這只股漲不起來可能是選股失敗,賣掉再換另一只,而不知當前的大勢是處于漫漫熊市之中。
常勝將軍的休息之道是只做確定的上漲,不做二八行情,更不提熊市搶反彈。有人說,熊市搶反彈才能體現你的技術,這是錯誤的。我們到股市是來賺錢的,并不是競技的,牛市中隨便買一只都會上漲,因為趨勢向上,不可能你一買進趨勢就反轉,當然在熊市中也不可能你一買進就不跌了,改漲了。這樣的幾率小之又小,而炒股就是一件只做大概率上漲的事件。
休息的道理很多老股民都懂,他們之所以成不了常勝將軍,是因為他們沒有很好的執行“休息”的策略,“知道”與“做到”并不是一回事,有些人知道處于熊市之中,仍然忍不住想買,就是想買,不買就難受。這種心理弱點,注定了他們不可能賺錢。
《第一財經》曾經采訪段永平:你在投資時覺得困難的是什么時候?
段永平回答:最困難的時候是空倉的時候,因為我不知道空倉的日子該如何度過。我后來研究巴菲特,發現巴菲特也說過,最難的時候,是手上有很多錢,但是沒有可投的項目。實際上巴菲特長期都處于這樣的狀態,沒有發現可投的項目,就等待。這是做投資最困難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