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具體的買賣技巧的探討之前,我希望讀者們能明白在炒股這行成功必須有什么樣的思考方式。炒股的目的是從股市賺錢,但想賺錢并不表示你就能賺到錢。你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賺錢只是結果。因為你在正確的時間
做正確的事情,所以你得到了回報。
你首先必須以保本為第一要務,在保本的基礎上再考慮怎樣賺錢。保本不是說保就能保得住的,除非你不涉足股市。只要你把資金投入股市,你就有虧本的可能。股票何時運動正常的概念非常重要,我在這里特地加了一段,你對股票何時運動正常完全沒有概念的話,你的炒股無非是瞎貓碰死老鼠。學股之路是艱難且漫長的,要想從股票學校畢業,學股人必須有一定的素質。只有具備這些素質,你才可能熬過黑暗的時光。否則,成功只是幻想。你如果還不具備成功的投資者所具有的共性,希望你從今天開始培養。除了毅力之外,沒有別的要求。
保本
炒股是用錢賺錢的行業。一旦你的本金沒有了,你就失業了。無論你明天見到多么好的機會,手頭沒有本金,你只能干著急。幾乎所有的行家,他們的炒股的建議便是盡量保住你的本金。而做到保本的辦法只有兩個:一,快速止損; 二,別一次下注太多。炒過股票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虧小錢時割點肉容易,虧大錢時割肉就十分困難。這是人性的自然反應。在一項投資上虧太多錢的話,對你的自信心會有極大的打擊。你如果有一定的炒股經歷,必然同時擁有賺錢和虧錢的經驗。賺錢時你有什么感覺?通常你會在內心指責自己為什么開始的時候不多買一些,下次碰到“應該會賺大錢”的機會,你自然就會下大注。這是極期危險的。在炒股這一行,沒有什么是百分之百的。如果第一手進貨太多,一旦股票下跌,噩夢就開始了。每天下跌,你希望這是最后一天;有時小小的反彈,你就把它看成大起的前兆;很快這只股票可能跌得更低,你的心又往下沉。你失去理性判斷的能力。
人性共通,我算是這些經歷的過來人,其痛深切。
具體的做法就是分層下注。你如果預備買1000股某只股票,第一手別買1000股,先買200股試試,看看股票的運動是否符合你的預想,然后再決定下一步怎么做。如果不對,盡快止損。如果一切正常,再進400股,結果又理想的話,買足1000股。由于股票的運動沒有定規,你不入場就不可能賺錢,而入場就有可能虧錢,所以承擔多少風險便成為每位炒手頭痛的事。索羅斯在他的自傳中提到他對承擔多大風險最感頭痛。解決這個問題并無任何捷徑,只有靠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對風險的承受力,不要超出這個界限。然而什么是你對風險的承受力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自己睡的好嗎?如果你對某只股票擔憂到睡不著,表示你承擔了太大的風險。賣掉一部分股票,直到你覺得自己睡得好為止。
]]>1.關于收益率
假如你有100萬,收益100%后資產達到200萬,如果接下來虧損50%,則資產回到100萬,顯然虧損50%比賺取100%要容易得多;
2.關于漲跌停
假如你有100萬,第一天漲停板后資產達到110萬,然后第二天跌停,則資產剩余99 萬;反之第一天跌停,第二天漲停,資產還是99萬元;
3.關于波動性
假如你有100萬,第一年賺40%,第二年虧20%,第三年賺40%,第四年虧20%,第五年賺40%,第六年虧20%,資產剩余140.5萬元,六年年化收益率僅為5.83%,甚至低于五年期憑證式國債票面利率;
4.關于每天1%
假如你有100萬,每天不需要漲停板,只需要掙1%就離場,那么以每年250個交易日計算,一年下來你的資產可以達到1203.2萬,兩年后你就可以坐擁1.45億。
5.關于每年200%
假如你有100萬,連續5年每年200%收益率,那么5年后你也可以擁有2.43億元個人資產,顯然這樣高額收益是很難持續的;
6.關于10年10倍
假如你有100萬,希望十年后達到1000萬,二十年達到1億元,三十年達到10億元,那么你需要做到年化收益率25.89%。
7.關于補倉
如果你在某只股票10元的時候買入1萬元,如今跌到5元再買1萬元,持有成本可以降到6.67元,而不是你想象中的7.50元;
8.關于持有成本
如果你有100萬元,投資某股票盈利10%,當你做賣出決定的時候可以試著留下10萬元市值的股票,那么你的持有成本將降為零,接下來你就可以毫無壓力的長期持有了。如果你極度看好公司的發展,也可以留下20萬市值的股票,你會發現你的盈利從10%提升到了100%,不要得意因為此時股票如果下跌超過了50%,你還是有可能虧損;
9.關于資產組合
有無風險資產A(每年5%)和風險資產B(每年-20%至40%),如果你有100萬,你可以投資80萬無風險資產A和20萬風險資產B,那么你全年最差的收益可能就是零,而最佳收益可能是12%,這就是應用于保本基金CPPI技術的雛形;
10.關于做空
如果你有100萬,融券做空某股票,那么你可能發生的最大收益率就是100%,前提是你做空的股票跌沒了,而做多的收益率是沒有上限的,因此不要永久的做空,如果你不相信人類社會會向前進步;
11.關于賭場贏利
分析了澳門賭客1000個數據,發現勝負的概率為53%與47%,其中贏錢離場的人平均贏利34%,而輸錢離場的人平均虧損時72%,賭場并不需要做局贏利,保證公平依靠人性的弱點就可以持續贏利。股市亦如此。
12.關于貨幣的未來
如果你給子孫存入銀行1萬,年息5%,那么200年后將滾為131.5萬,如果國家的貨幣發行增速保持在10%以上(現在中國廣義貨幣M2余額107萬億,年增速14%),100年后中國貨幣總量將突破1,474,525萬億,以20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將突破7.37億(不含房地產、證券、收藏品及各類資產)。如果按此發行速度貨幣體系的崩盤只是時間問題,不只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都面臨貨幣體系的重建。貨幣發行增速將逐步下移直至低于2%,每年20%的收益率到那時候中國人才會意識到真不容易。
綜上所述,在生命過程中成功的投資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防范風險,保住本金;二是降低波動率,穩健收益;三是長期投資,復利增長。
關于成功投資的四個建議:一是適度資產組合;二是不要輕易嘗試做空;三是努力克服人性的恐懼和貪婪;四是危機的更值得把握。
]]>第一節——牛蛙效應(俗稱溫水煮青蛙)
把一只牛蛙放在開水鍋里,牛蛙會很快跳出來;但當你把它放在冷水里,它就不會跳出來,然后慢慢加熱,起初牛蛙出于懶惰,不會有動作,當水溫高到它無法忍受之時,就想出來,但已沒有力氣了。
股市里的牛蛙效應:“牛蛙效應”在上輪大熊市中表現的是最為明顯:6124點一路跌下來,大多數股民5500點沒人肯清倉,大家理解為牛市的正常回調,仍看到8000點、1萬點;到4000時,5000點都沒走,4000點憑什么走?大家不是都說牛市沒改變嘛。等到3000點,大家終于承認股市是走熊了,不過這里不是有政策底嗎?破3000點的政策底時,大家這才開始恐慌了,股評都說會到2500點以下。但高位套牢的股民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到這里發現自己被“溫水煮了青蛙”,股價被市場殺去了一大半。大家不要忘記,當股價慢慢回升,股市的回暖,也是一樣的煮法。等你感覺到了股市的溫度,這時往往已經來不及追了。
第二節——邦尼人力定律
一個人一分鐘可以挖一個洞,六十個人一秒種卻挖不了一個洞。合作是一個問題,如何合作也是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有計劃。
邦尼人力定律與股市:一只股票里如果只有一個大的莊家,股價可以很快被控盤;一只股票里有多個莊家,合作是一個問題,除非是在大牛市,才會抱團取暖。震蕩市和熊市,這樣的股票就會飄忽不定。
第三節——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
華盛頓合作規律與股市:一個股評敷衍了事,兩個股評就會有兩種說法,三個股評則會讓你永遠也找不到方向。
第四節——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于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股市里的蘑菇管理:看股票的漲跌周期大致可以分為:初跌段,主跌段,末跌段;初升段,主升段,末升段,循環往復。其中,末跌段與初升段是重疊的;末升段與初跌段也是重疊的。在末升段和初跌段,一直到主跌段,你對待股票的管理就該運用股票的蘑菇管理。扔棄后把它遺忘,給它澆上一頭大糞。而在末跌段和初升段,策略正好相反,買進以后耐心持有,等待大糞里長出蘑菇。
第五節——零和游戲
一個游戲無論幾個人來玩,總有輸家和贏家,贏家所贏的都是輸家所輸的,所以無論輸贏多少,正負相抵,最后游戲的總和都為零,這就是零和游戲。零和游戲之所以受人關注,是因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與零和游戲雷同或類似的現象。
零和游戲與股市:中國股市由于長期持有取得的盈利不敵銀行利息和交易手續費,所以股市是一個標準的零和游戲。因此你買賣A股的絕大多數的股票,千萬別把它當成郵票,股市里取得收益的關鍵訣竅和策略,就在于你是否掌握做足中線的波段的操作。
第六節——馬太效應
《新約 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于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 于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并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它反映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告訴我們,要想在某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馬太效應在股市尤為明顯:會賺錢的上市公司更加會賺錢;會賺錢的股民也更加會賺錢;所以你買股票就得選會賺錢的公司買;你抄股就得跟著會賺錢會看盤的高手學習怎么炒;絕對不能跟著不會看盤,文章就算都是精華,預測大盤幾乎沒有說對過的網蟲,或者跟著股評家瞎炒。
第七節——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更多更緊。所以,如果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只腳。
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幸。
第八節——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如“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也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它是指由于對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的從眾行為。“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
“羊群效應”是行為金融學領域中比較典型的一種現象,主流金融理論無法對之解釋。經濟學里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如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第九節——手表定律
猴子與手表的故事:森林里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外出覓食,太陽落山的時候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樹下的巖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聰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個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請教確切的時間,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猛可”來規劃。“猛可”逐漸建立起威望,當上了猴王。做了猴王的“猛可”認為是手表給自己帶來了好運,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巡查,希望能夠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負有人,“猛可”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表。
但“猛可”卻有了新的麻煩:每只表的時間指示都不盡相同,哪一個才是確切的時間呢?“猛可”被這個問題難住了。當有下屬來問時間時,“猛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因此變得混亂。過了一段時間,猴子們起來造反,把“猛可”推下了猴王的寶座,“猛可”的手表也被新任猴王據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同樣面臨著“猛可”的困惑。
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只或更多的表,卻無法確定幾點。更多鐘表并不能告訴人們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表定律帶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
對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否則將使人無所適從;對于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于混亂。
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人來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對于一個企業,更是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則將使這個企業無法發展。
第十節——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是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水桶效應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是說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一只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于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又稱“水桶原理”、“短板理論”、“水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水桶理論”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木桶理論”還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水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只水桶里有一塊不夠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木桶理論”與股市:在股票交易操作中,有的股民投資者善用技術指標、技術形態、基本分析等作為買賣依據,但缺乏綜合性的判斷思考如大盤分析、趨勢分析、市場環境分析等,最終因這些不詳解之處造成損失。另外例如投資者的缺點和優點相比,往往虧損就是你的缺點在犯錯。
第十一節——猩猩吃香蕉的試驗
在一個大籠子里放進四只猩猩:分別為甲乙丙丁。一端懸掛香蕉,中間是梯子,上方是噴水龍頭。猩猩甲發現了香蕉,走了過去,走到梯子上,突然水龍頭噴起了“傾盆大雨”,猩猩甲頓時成了“落湯雞”,猩猩乙丙丁匆忙用雙手遮住了腦袋。
“雨過天晴”,猩猩甲再去,還是“落湯雞”。
猩猩甲似乎領悟到被雨淋和香蕉之間的模糊關系,返回到了籠子的另外一端。過了一陣子,輪到猩猩乙丙了,結果可想而知。
然而,猩猩們處在了饑餓中,猩猩丁雖然看到了前面三只猩猩的遭遇,心里想:我可能不會象那三個倒霉蛋吧?僥幸地向梯子走了去。
意外發生了,甲乙丙飛快地沖了上去把猩猩丁拖了回來,然后一頓暴打,把可憐的猩猩丁僅存的一點兒信心也從肚子里打了出來。現在,四只猩猩老老實實地呆在了籠子的另一端,眼巴巴又惶恐又不安地望著香蕉,還敢輕舉妄動嗎?不敢了。
這就是股市,猩猩們的遭遇,就是股民們的遭遇。想一想,哪個股民不是“落湯雞”呢? 但是,股市沒有完,試驗也沒有完。
試驗人員把猩猩甲放了出來,然后換進猩猩戊,這只新來的猩猩看到了香蕉,高高興興地向梯子走去,結果被猩猩乙、丙、丁拖了回來猛揍了一頓,什么原因?不大明白。想著那只香蕉,再攢足了勁,向梯子走去,三只猩猩又把它教訓了一頓,還是不明白為什么挨揍,但現在明白了那只香蕉是不能去拿的了。
這就是老股民教育新股民。如果都這樣,股市就沒得玩了。
試驗還在繼續:把籠子里所有的老猩猩都放出來,放進全新的四只猩猩。結果是什么?
重復“落湯雞”的故事。股市也是這樣,在永遠重復昨天的故事。
第十二節——購買猴子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到處都是猴子的地方,有一天,一名男子出現并向村民宣布,他將以每只10元的價錢購買猴子。村民們了解附近有很多猴子,于是他們走進森林開始抓猴子,這名男子花了數千元購買每只10元的猴子,猴子數量于是開始減少,村民們越來越難抓到,因此他們不再熱衷了。這名男子隨后宣布,他將出價每只猴子20元,這又讓村民們們重新開始努力抓猴子,但很快地,供應量更為減少,他們幾乎很難再抓到了,因此人們開始回到自己的農場,淡忘了抓猴子這件事。后來,這名男子提高價格到每只25元,但是猴子的供應變得更稀少,再怎么努力都很難見到一只猴子,更別談抓猴子了。這名男子于是宣布,每只猴子他出價50元。然而從這時候他離開了,去城里辦一些事務,改由他的助理代表他繼續從事購買猴子的業務。這名男子離開后,助理告訴村民,瞧瞧這名男子購買在大籠子里的這些猴子,我每只用35元賣給你們,等這名男子從城里回來,你們可以將它們以每只50元賣給他,于是村民們匯集了所有的積蓄,購買了全部的猴子。從此之后村民們再也沒有見到這名男子和他的助理了,于是村子里又再次變成到處都是猴子的地方,直到不久之后,另一名男子出現了……
現在你該更進一步了解,股票市場是如何運作的了。調整后發消息稱會到多少價位?讓大家散戶去接主力的盤。
第十三節——牧人受騙過程
從前,有個牧人牽著一只山羊,騎著一頭驢進城去趕集。三個騙子知道了,想去騙他。第一個騙子乘牧人騎在驢背上打瞌睡之際,把山羊脖子上的鈴解下來系在驢尾巴上,把山羊牽走了。牧人一回頭,發現山羊不見了,忙著尋找。這時第二個騙子走過來,熱情地問他找什么。牧人說山羊被人偷走了,問他看見沒有。騙子隨便一指,說看見一個人牽著一只山羊從林子中剛走過去,準是那個人,快去追吧。牧人急著去追山羊,把驢子交給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兩手空空地回來時,驢子與“好心人”自然沒了蹤影。牧人傷心極了,一邊走一邊哭。當他來到一個水池邊時,發現一個人坐在水池邊,哭得比他還傷心。牧人挺奇怪,還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嗎?就問那個人哭什么?那人告訴牧人:他帶著兩袋金幣去城里買東西,在水邊歇歇腳,洗把臉,卻不警惕把袋子掉水里了。牧人說,那你趕快下去撈呀。那人說自己不會泳,如果牧人給他撈上來,愿意送給他20個金幣。牧人一聽喜出望外,心想這下子可好了,羊和驢子雖然丟了,但這里可能到手20個金幣,喪失全補回來還有充裕啊,他連忙脫光衣服跳下水撈起來。當他光著身子兩手空空地從水里爬上來時,他的衣服、干糧也不見了,僅剩下的一點錢還在衣服口袋角落里裝著。
總結牧人被騙的原因:1、沒出意外之前麻痹大意;2、涌現意外之后驚恐失措;3、造成喪失之后急于補虧。投資股市切忌大意、輕信、貪婪。
第十四節——監獄中的故事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滿足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故事告誡我們: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什么樣的投資理念決定什么樣的投資收獲,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生活。投資市場上,近期炒股被套屬于正常范圍,被限制自由的時候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努力改變,提早部署,當有朝一日解套后,還是老樣子,走舊路。因此,如果被套,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只有學習才是出路。安心休息,靜心學習,培養出新的投資習慣。
三年前學的技術三年后則同樣有效。
第十五節——駱駝與北斗星
大象、獅子、駱駝決定一起進沙漠尋找其生存的空間。在進入沙漠前,天使告訴它們說:進入沙漠后,只要一直向北走,就能找到水和食物。進入沙漠以后,它們驀然發現沙漠比它們想象的大多了,也復雜多了。最為要的是,它們不久就失去了方向。它們不知道哪個方向是北。
大象想:我如此強壯,失去方向也沒有什么關系,只要我朝著一個方向走下去,肯定會找到水和食物。于是,它選定了它認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進。走了三天,大象驚呆了,它發現回到了原來出發的地方,三天的時間和力氣就這樣白費了。大象很氣恕,它決定再走一次。它一再告自己不要轉彎,要向正前方走。三天過后,它發現,它竟然又重復了上一次的錯誤。大象簡直要發瘋了,它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此時,它又餓又渴,它決定休息后,再度出發。可是,接下去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結果。不久,大象就精疲力竭而亡。
獅子想:它自恃奔跑得很快,便向自認為北的方向奔去。它跑得很快,它想,憑我這樣快的速度,再大的沙漠也能夠穿越。可是,它跑了幾天后卻驚異地發現,它越是向前,越是草木稀少,最后,它已經看不到任何的綠色植物了。它害怕了,決定原路返回。可是,當它原路返回的時候,又一次迷失了方向。它越是向前,越是絕望之地。它左突右奔,但是都沒找到目的地。它最后絕望而倒下。
只有駱駝是一個智者。它走得很慢,它想:只要找到真正向北的方向,只要不迷路,用不了三天,一定會找到水和食物的。于是,它白天不急于趕路,而是休息。晚上,天空中掛滿了亮晶晶的星星,駱駝很容易地找到了那顆耀眼的北斗星。每天夜里,駱駝向北斗星的方向慢慢地行走。白天,當它看不清北斗星的時候,它就停下來休息。三個夜晚過去了。一天早上,駱駝突然發現,它已經來到了水草豐美的綠洲旁。從此,駱駝就在這里安了家,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這里,駱駝成功的秘訣,顯然便在于它找準了前進方向。
事實證明:沒有正確的方向,再大的本領也是沒用的;沒有正確的方向,再多的努力也是沒有效果的。
]]>股市是一個充滿了神奇的地方,吸引了許多來此一試身手的各方精英們,許多人踏進股市后就如吸毒,一發而不可收拾,欲罷不能。很多人后悔想抽身而退可心有不甘,看股市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為了股票為它歡喜為它憂的寫照比比皆是。根據股市里的二八定律總結,只要踏進股市就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要么成功,要么失敗,再無別的選擇.(不包括那些退出股市者)而要想在股市里取得成功,成為一個高手,就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進到股市這個地獄,因為絕大多數人是看到別人在股市里掙了大錢,就認為炒股是一件簡單而又快樂之事,懷著對進入股市掘金的美好憧憬,把股市當做了天堂,義無反顧地縱身一躍跳入股海,而實際上是進入了地獄而不知曉,還偷著樂呢,整天興高采烈的。但不久就很快擊碎了他們的玫瑰色的夢想,償到了股市下跌的苦澀滋味。股市的下跌使他們手里的股票越套越深,不知何年何月可以解套,情緒低落,心情煩躁,天天心事重重,坐臥不安,恐慌,失望,憂郁,干什么事都沒有興趣,打不起精神,整個人陷入到人生的絕望之中。
在這個階段里,經歷了不斷地套牢、虧損、割肉、賺錢、又賠錢的反復折騰的過程中,還要忍受漫長的孤獨煎熬,對于學習,研究而沒有什么起色和回報,甚至是惡性回報的過程,心態是越來越壞,對股市除了困惑、迷茫、無措之外還是困惑、迷茫、無措、整日在焦慮不安、苦惱,后悔中度日如年。
這個階段是最磨人和摧殘人的,也是最能磨煉人意志的過程,有理論統計過約有60%-70%的人在此階段被淘汰出局,從而進不了第二階段.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炒股多年而沒有什么長進,還是四處打聽消息追漲殺跌,沒有自已的主見。
第二階段是煉獄,這時對股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大賠小賺到時賠時賺,但還不能做到長期穩定獲利,有時能做出高手的操作,有時也會比低手還慘,這時開始自我學習、探索、研究總結,雖然有了一些方法和模式,但對股市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全面和深入,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贏利操作方法和模式,也沒有形面一套系統的方法及嚴格執行的紀律,心態還沒達到較高層次。這個階段是更加艱辛、迷茫和困惑的過程,你會覺得對股票了解的越多,書讀得越多,學得越多,反而更掙不上錢,自認為對股市越“懂”,可結果有時甚至比不懂輸得更慘,此階段比第一階段更折磨人和淘汰人,相當多的人一直徘徊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終生無法突破,這就是股票不是每個人都能玩的話就是這樣來的,它是一門綜合的技術,和智商無關,起碼智商在此不是決定因素,初中生、大學生,研究生還是科學家也不一定就是學歷越高就炒股水平越高的,不是成正比的,它是和一個人的心胸、性格、學識、經歷、經驗、等多種因素綜合起來的一項技能,不是只具備了一個條件就能成功的。
第三階段是通過長期的摸索、學習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已的一套方法,在股市里能做到大賺小賠,有了較好的心理素質,基本上能夠克服人性的許多弱點,能夠很好的控制好自已的心態和情緒,那么他就能在這個市場上活下去,成為一個股市高手。在第三階段時成為高手羸利也不是一樣的,高手也可劃分為三個級別,現大略分一下,
三流高手是具有多年的實戰操盤經驗,有高超的技術。
二流高手是有正確的方法和理念。
一流高手就是具有良好的心態。
其實在股市里拼到最后就是心態快定一切,真正做到任憑風浪起,泰山崩于頂而心不亂,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害怕,做到心如止水者。這就達到了大師級的高手,不過真正達到這一境界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我認為要達到這樣的水平際上要具備的條件是要有寬闊如海的胸懷和定力如山的心境才能成功的。
那些天天不學習、研究總結的人不包括在此,這些人就是在股市里呆上十幾年、幾十年,也不會有多大長進的,有的人終其一生也不能成功,這就是區別的關鍵點。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系教授、博導謝百三
一、在中國:85%的股民處于虧損之中。
中國股市已開設23年了,現在還在2200點一帶徘徊,十多年以前的指數;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中國股市常年有85%的投資者虧損,特別是以下特征的幾種人:
1、專門挑表面便宜股買的,比如8元買了工商銀行、長期不動的。
2、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買了就扔在那里,再跌也捂著不動的;稱長期投資,總有一天會解放的。(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會一直下跌,將來有可能跌成香港的仙股。)股市是市場,不是銀行,切切,切切!
3、20萬元買了10只不同股票,還自信地稱:“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只籃子里”。他們哪里知道,中國股市的籃子,10只有7—8只可能是有洞的,是靠不住的。
4、越跌越補,越補越虧的。
5、三只股票套著,堅決不割肉。一只剛上漲解放了,馬上就跑了;不料碰到了外高橋,一連八、九只漲停板,后悔的夜不能寐,腸子都悔青了;另兩只則越跌越深,如攀鋼釩鈦之類。
6、水平不高、個性又很強,聽不進哲人、友人規勸的。
7、一次買股漲了,賺了幾萬元,就認為手氣好,有財運;傾全部存款,甚至賣了房子,借了親友的錢來炒股,結果在熊市中虧的一無所有。
我曾碰到一位北京老太太,給兒子結婚的100萬元,兒子全在95元買了云南銅業,后來跌到了9元多,很慘,很慘。
8、十分沉迷于純粹的技術分析,“五天線穿過十天線,黃金交叉,殺進去,……”。從長遠看,也多是不成功的。離開大柏樹的證券公司好幾年了,進去看看,很多老朋友都搞技術分析;一問,說:“謝老師,我這些年三十萬變三十五萬了,沒虧。”唉,浪費了多少年華,還不如買些長期債券啊,年收益6%—7%!當然技術分析爐火純青的,如殷保華,倪勇博士就不錯的。
9、整天看電視股市節目,相信上面的分析。其實,我認識的一位著名股評家,在實際操作中,把委托他操作的公司的上億資金大虧了50%。故本人是很少看這類電視節目的。真正的高手考慮到安全的原因是不會來這里做節目的。
10、打聽消息,尋找成長股、黑馬,研究個股,但普通百姓往往找不到好個股。否則,一些研究員(他們大多是碩士、博士畢業)何必在公司里拿10多萬、20萬一年?還不如借點錢自己去炒啊!
11、有的人特別迷信炒股軟件,這些軟件做參考可以,萬萬不可迷信,否則中共中央國務院給那些老少邊窮地區和汶川、雅安等地震災區每家每戶發一個炒股軟件就行了,豈不是天下皆樂嗎?故這些軟件只能做參考。
主要是中國股市根本性缺陷太多,問題太大;如國有股、法人股的無休止減持,新股一發就泛濫成災;非無能也,實在是天時地利不行也。
二、股市中有經濟學家、哲學家和投資大師成億萬富翁者。
當然,有的是從2、3萬起家的中小散戶,也有大獲成功者,特別是投資大師,但比率不超過5%。我身邊就有幾位大師,看著他們一天天、一年年成長、成功起來,真是嘆為觀止,感慨不已。一位當年有100萬,但還在家里為嬰兒洗尿布的友人,我說:“您怎么這么節省啊!百萬富翁啦!”他說:“謝老師,這是我的原始資本,我以后要去同索羅斯、巴菲特去打一仗的。”這個大師,現在已經6個多億了。他只有大專畢業,但充滿智慧,每天五點起來看報學習,比我們這些大學里的金融學教授,高的多的多。真的,我從心里相信他,尊敬他,求教于他。他現在每天還在學習著、研究著、操著盤;為人善良、樂觀,對中國宏觀經濟的趨向洞如觀火。有時想想,他不就是劉備當年三顧茅廬的諸葛亮嗎?
朱镕基半夜打的請教吳敬璉老師,后邊的總理也應該不恥下問,經常到上海求教他這類的民間孔明啊!中國經濟如何上不去呢?!
還有位大師,今年50出頭,他當年200萬(買認購證賺的),現在近20個億了。他買過徐家匯、靜安寺的房子,又以房產作抵押買股,他請了個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當助手,也研究個股、個別債券與基金;他專門做極有把握的投資,為了買一個股票,一年去上市公司幾次,然后分批逐步買入,也套,也虧;但近日的反彈中,他當時買的兩只股,全部大漲不已,全部解放,贏大利。他對固定收益證券,研究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對所有這類品種熟悉到可以如數家珍的地步。
他知道我是不能容忍長時間大虧的(一輩子不能大虧一次,就像開汽車,一輩子不能壓死一個人,永遠不!),于是有一次專門來復旦找我,告訴我有一個證券已跌過頭了,跌到兌付價下6%了;買吧,必會反彈大漲,且不會虧。他話不多的,我陪他在復旦學生食堂吃了快餐后,他就匆匆告別了。我仍然不放心,只買了少量的,結果半個月后,該證券漲了15 %,悔的我蹬腳不已。他與他妻子夫妻感情很好,完全沒有“男人有錢就變壞”的跡象;一個如花的女兒,考上了上海交大。現在,他仍帶著南京大學的學生,每天研究著,操作著。證券公司的經理對我說,他一個人的交易量可以頂一萬個散戶。現在這個證券公司把他當作公司的貴賓、寶貝,該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人把他服務的像親人一樣。
一位為他和另一位大師每天幫忙買中午飯的50多歲的阿姨,資產竟也達1億幾千萬了。他們夫妻說,他們家能有今天,全靠他們;他們視他們為智者、大師和恩人,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另一位大師,我的同學,北大研究生畢業,江蘇省高考狀元。在北大時,就非常用功、努力,思維極快,思路開闊。1989年北京出現學潮時,他被誤解,拘留了一年,后被國家體改委領導查閱資料,發現完全沒有問題,令有關部門“放人,放人,立即放人”。后來該體改委副主任找他談話,希望他繼續留下搞研究,他的多文被當時的總理看中,為國家改革開放出了很多好主意。
但他的心冷了,只要一套福利房,就毅然下海了,以友人贈他的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4萬元)為本,炒股,炒權證,放大打新股,去青海格爾木幾次、調研,5—6元買了大量鹽湖鉀肥(后來漲到了90多元);帶北大清華同學調查老鳳祥的知名度;0.25—0.3美元買了大量的老鳳祥B股;美國人出事第二天(2001年9月12日),也就是9.11事件次日,他飛到香港買了200公斤黃金(當時90元/克,現在是300元/克)。
他這次也參與了郭樹清的銀行股炒作,郭樹清調任山東巡撫時,他就迅速退出了銀行股。
他為人善良、熱情、實在,腦子就是臺高級計算機;聰敏異常,對中國政治、經濟不停地研究。一到上海就請我們吃飯。后來他迷上了攝影,在中國攝影家協會請了個老師,整天在西藏、印度拍老人、小孩、女孩,又拍了國慶60周年大慶,自做了很多有他所拍照片的新年掛歷送給友人。他的水平層次如高山流水,不少基金公司都去向他請教、學習,視他為證券界泰斗,其實他才40多歲。
后來他去俄羅斯租了架軍用直升機,在北極上空,冒著危險和嚴寒,從高空往下拍北極熊,他把它們做成畫冊寄送給友人;他還來上海辦過個人攝影展,把復旦大學一些友人、師生都請去欣賞。
我已經不知道他有多少財富了。一切如同大千世界,巨大的財富在他身邊隨歷史長河流過時,他讓助手們輕輕一撈就成功了,真是舉手之勞啊!他在三亞海邊的烈日下,在大傘之下看英文原版的馬科維茨的著作;他身邊經常有20多個北大清華的同學在搞研究;他對經濟學、金融學、哲學融會貫通,對生命的真諦也在研究。嗚呼!和他比,自己很慚愧的。他是全省狀元,我是全省第二,第二和第一,其實差的很遠很遠。
三、上邊的領導,要請大師們當參謀,弄懂股市,搞活股市啊!
近看臺灣政壇,馬英九狠殺人緣很好的王金平,結果事與愿違,人氣竟然跌破最低點11%,令人感概不已。我們祖國大陸,從證監會主席到證管辦主任;要使自己人氣大旺,就要學朱镕基,支持股市、搞活股市。朱的桌子上常年放著深、滬、港股市行情的電腦啊!
中國股市在深滬登記的有1.4億人次了,是人群中最多、牽及最廣的一個人群;他們大多數拿著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工資錢,帶著“人生能有幾次博”的心態,帶著早日成就“中國夢”的心態進入股市的;現在85%的人還在套牢大獄中,苦苦等待。如果股市搞好了,搞活了,人氣必然大旺啊!管理層們到上海、深圳,來開開座談會吧,把股市中的能人、高手都請去當證監會的專家顧問吧。別老請外國人、洋槍洋炮的老外了。中國真正的厲害的是諸葛亮、康熙、鄧小平、朱镕基;不是李德等老外啊!
]]>也有很多股友在一些基于矛盾對立的問題上問過貓否,我謹舉一例來談談這個問題。
觀點1:當大家都買進時,我們賣出。當大家都賣出時,我們買進。
觀點2:順勢而為。
這兩個觀點是股市操作中的基本常識,然而它們是對立的,是矛盾的。
觀點1的正確理解是:當最后一個原本看空者也進場時,股市就到頂了。因為沒有后續力量將股價再度推高。當最后一個抱著不肯割肉的人也賣出時,大底就出現了,因為拋壓沒了,只需小小的買盤就能拉紅。這句話是沒有錯的,問題在于,你無法依據這句話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你無法知道誰是“最后一個”以及“最后一個買了沒有賣了沒有”。但是這句話加深了我們對股市的理解。于是我們竊以為股市就是這么回事。
后面我們又遇到了觀點2,順勢而為,首頁我們要看到勢,事實證明當大勢朝上時買入股票,贏面是非常大的。但是當大勢朝上時一定是因為很多人在買,只有大家都在買股價才能推高。這里矛盾就出現了,因為觀點1告訴你當大家都買進時你應賣出。
此時投資者開始迷糊,這兩個觀點,哪個對?
股市中這種矛盾現象是很普遍的,事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難點在于你如何理解,如何在不同市道中運用。股市之所以難做,是因為這樣做可能對,那樣做可能也對,這樣做可能錯,那樣做可能也錯。它有太多的可能,以至于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只有依照技術分析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方能突破這種泥潭,走上穩健贏利之道。
本篇只在于幫助殷保華股票技術學習網的訪客理清思路,幫助大家更深刻的認識股市,不要完全沉湎于一種所謂“至理名言”中,因為這些名言大多是無所遵從的,也不要因兩個有矛盾觀點的名言而苦苦思索到底該信誰。這些雖然是很多前輩賠掉無數的血汗錢得到的真知,然而這真知并不能換來錢,只能加深你對股市的理解。
用辨證對比的角度去學習,多驗證。——信天信地信自己。
]]>網友問:那你使用什么交易系統?
顯然,他把我說的交易系統誤解成了一套軟件。我所指的交易系統實質上是一套系統的機械的操盤方法。比如,我在何種情況下買進,在何種情況下賣出。(線上陰線買,買錯也要買。線下陽線拋,拋錯也要拋。)這是一套高勝算的操盤方法,來自于操盤經驗的日積月累,是大量虧損之后所成的操盤理念。
之所以說是“屬于自己的”,實際上是說“符合自己的操作風險的交易系統”。
我們讀jesse livermore的時候,常看到這樣的文字“只要我在出現這種走勢時….我就能賺….”,其實這就是交易系統,只要我在我的交易系統規定的買點買進,我就能賺錢。
比如說,光頭陽之后買,縮量又放量回升時進場,高位巨量巨陰時清倉,這都是交易系統的概念。因為股市中有太多的可能,你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且符合自己操作風險的機械交易系統去突破這眾多的可能,使得炒股有章可尋,使得你可以知道在某個時間段你應該干些什么不應該干些什么。交易系統的目的是讓你有規律有章法的做事,機械的做事。因為成功的投資都是機械的。博主在初學炒股時,曾虛心向一個非常成功的投資者請教炒股秘訣,他只告訴我10字,“簡單的動作,不斷的重復”。后來隨著對股市的理解不斷加深,漸漸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現在,請問一下自己,你有這樣的一套交易系統嗎?如果沒有,那你極有可能還只是一位盲目操作者,不要以為你炒了X年了,實際上炒了10年的投資者沒有交易系統概念的菜鳥也是很多的。
]]>如:老師,某某股票怎么樣?(不要無緣無故就問這弱智的問題!)
我在某某價格買進的,被套50%,現在行情什么時候能解套?(深套的股票,拿個十年八年總會解套的,看莊家心情。即使解套,你的操作思路和方法不提升,你的下一只股票,仍然重復被深套的老路。)
莫某股票是不是莊家進入了?(不要去猜測莊家,跟莊就行,比如用好殷氏技術,對于炒股就夠了!)
那些專門推薦股票的網站,股票好厲害,天天漲停,是不是可以加入等等?(騙子!)
一開始,我會很認真的勸他們不要相信世上有如此好事,(特別是讓你知道!)比如你給他3元,他就給你10元之類的事情,這世上怎么可能有?但是漸漸地,我也失去了耐心,我只是盡一個股票網站管理員應有的責任,告誡他們不要去相信,否則追悔莫及。
我之所以說不要試圖去挽救別人,是因為我發現,你不僅救不了別人,還常常被人誤解。比如某位網友問我12年至今的收益,我說50%,他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我貶低那些“入會買黑馬”的網站,是因為我不及他們。甚至是認為我在阻擋他們的發財之路。
中國散民的愚蠢程度是我未辦網站之前沒有想象到的,是生活中也是如此愚蠢還是在財富面前一葉障目?
有時候他們愚蠢行為會影響我自己的心情,特別是被他們誤解我的好意時,所以,我建議所有看透看破股市的人,安靜的自己操作吧,不要試圖挽救那些準備將錢捐給騙子的人,這個世界是弱肉強食的,愚蠢的人理應被騙,如果他們不被騙一次,很可能一輩子不知道股市是怎么回事。
]]>如何避免在操作中不小心進入這種三難境地,是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殷保華股票技術學習網的唯一法寶就是只做確定的上漲,不做看不懂的行情,更不做確定的下跌。
或許你認為這是一句廢話,但是在實盤操作中,我說的這些并非易事,就算你有良好的技術分析功底能夠看出確定的漲勢,但操作上不一定能同步,不要以為你的手總是聽從大腦的,事實上多數時候,手是手,腦是腦,也有不聽話的時候。
根據殷保華股票技術學習網的經驗,一個操作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賠足夠多的錢,吃足夠多的虧,才能建立一定的策略,才能讓你的手聽從你的大腦,才能明白炒股要想常勝,就必須只做確定的上漲,就必須在大多數時間休息。
希望你在看完本篇之后,每次買股之前都要問問自己,這是確定的上漲嗎?還要不急不慢打開歷史走勢看看還有上漲空間嗎?千萬不能糊里糊涂地操作。在現實生活中,炒股教會我,只做有足夠把握的事。
]]>在之前,我曾回答這些朋友:技術分析更有用!但是現在想想,這個回答并不完全正確,起碼不夠嚴謹。
市場中有四種操作者,短線、中線、長線、超長線。對于不同的投資周期,分析股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對于超短線和短線操作者來講,他們的目的是獲取短期波動的差價,是一種明顯的投機行為,這時候就應完全依賴技術分析,甚至不需要過問這家公司在哪里,從事什么,股票名稱只是一個代號,比如1號馬,2號馬,3號馬,我賭2號馬會跑第一,2號馬究竟能不能跑第一取決于他是否休息充分(技術上的調整),而不取決于這匹馬的膚色,更不取決于有多少人喜歡這匹馬。
而作為長線投資者,更應該關注宏觀經濟的變化,比如社會資金是否充足,銀行利率是否呈逐漸降低趨勢。
作為超長線投資者,比如一只股持十年,則應該關注公司本身,公司所處的行業,公司在業內是否有優勢,以及該公司的遠景。比如麥當勞公司,1937年的美國加州流行一種不用下車就能購買并快速食用以填飽肚子的食品,大家之所以喜歡,是因為他方便、省時、美味,并且這種就餐方式之前沒有過,新鮮,并且能使人用過一次就想下一次,于是迅速風靡開來,這就是早期的麥當勞。
影星有fans,歌星有fans,然而麥當勞餐廳也有自己的fans,一個餐廳會擁有fans可見它是深受大家喜歡的。麥當勞在俄羅斯開第一家店,當天就有三萬人光顧,此時超長線投資者就不應該再駐足觀望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受人歡迎的企業,并且他還有中國這個大市場沒有開發,還有全球很多國家沒有設置分店。再后來麥當勞不斷回購股票,也證明企業看好自己的發展前景。
讀完本頁,請你立即思考一下自己的分析方法是否對應著自己的操作周期呢?
不同的操作周期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這一點要記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