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盤參考 上周A股暫別調整,強勢反彈。上證指數大漲74點,周K線呈大陽線并收復3000點關口,結束了周K線三連陰的技術形態。其中,銀行股一改以往“一日游”或“蹺蹺板”的形象,持續上漲,以4.35%的周漲幅成為上周A股市場中的最大亮點。在藍籌股推動滬指大漲的同時...
溫馨提示:按CTRL+D鍵可快速收藏本站
一線定乾坤 讓投資變的簡單 一款專門結合殷氏技術開發的軟件》》點擊了解《《 |
大盤參考
上周A股暫別調整,強勢反彈。上證指數大漲74點,周K線呈大陽線并收復3000點關口,結束了周K線三連陰的技術形態。其中,銀行股一改以往“一日游”或“蹺蹺板”的形象,持續上漲,以4.35%的周漲幅成為上周A股市場中的最大亮點。在藍籌股推動滬指大漲的同時,中小板指(11504.183,?0.00,?0.00%)、創業板指數卻仍在均線下方掙扎。種種跡象表明,盡管當前市場仍呈現存量博弈格局,但資金開始從前期的新興產業集中的創業板市場,漸漸轉向地產、銀行等大象云集的主板市場。
有觀點認為,近期銀行、保險、地產等藍籌板塊連續上攻,并帶領上證指數站上了3000點大關,這肯定不是小資金所為,釋放了十分強烈的做多信號,因此多方有望再度啟動權重股行情,以帶動股指一舉突破前面的兩個較高點,實現最終突破是大概率事件。但也有觀點認為,目前這種拉藍籌股但沒有成交量的上漲,還不能證明就是上攻行情的正式開始,其可持續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要聞盤點
香港信報:深港通可能最早本周宣布
中資基金引述內地交易所消息透露,有關深港通的國務院批核文件及發布公告已最后定稿,本月內將宣布,甚至最快可在本周公布詳情,然后中港監管機構籌備需時4個月,包括系統測試及市場講解,即12月便可達到滬、深、港股互聯互通。
逾500份半年報顯示 傳統行業顯露回暖跡象
截至8月14日記者發稿時,共有509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半年報。數據顯示,509家公司2016年上半年實現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193.01億元,同比增長18.20%,高于2015年同期10.69%的增幅。其中,349家公司歸屬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占509家公司的比例約為69%。凈資產收益率同比正增長的有244家,占48%,好于2015年同期水平,這些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改善。從行業方面看,上半年鋼鐵、有色、基礎化工、造紙等傳統行業顯露回暖跡象,相關公司業績增長較明顯。
QFII連續55個月開立A股賬戶 7月份新增4個
持續穩定增長的業績是QFII重點考慮的因素,二季度新建倉的多只股票中期凈利潤均實現了翻倍增長
作為機構投資者,QFII的一舉一動總是備受市場各方的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從中國結算獲悉,7月份,QFII新開立了4個A股賬戶,滬深兩市各兩個。
8月份以來已有6家企業IPO申請終止審查
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8月份以來,已經有6家企業的IPO申請進入終止審查狀態。由此,今年以來IPO申請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29家。
具體看,6家企業分別為山東魯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新海洋工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正和工程裝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百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建材”藏“題材” 20家建材上市公司欲“轉行”
Wind數據統計顯示,自2015年1月1日至今(2016年8月14日)有20家建筑材料行業所屬企業進行過重組事項,在這個時間段內,有些企業完成了重組,也有企業重組失敗或正在進行中。
而細究建材行業的重組事件背后原因可以得知,一些細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致使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今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受經濟增速回落、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建材工業增速放緩、效益下降、分化加劇,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部分適應生產消費升級需要的產品缺乏,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
銀行理財或因流動性持續寬松及監管趨嚴共同導致
7月,長三角理財產品收益率指數下跌1.69點至75.16點,其中,江蘇省區域性銀行理財指數下跌1.20點至75.14點,浙江省區域性銀行理財指數下跌1.34點至77.41點,上海市區域性銀行指數下跌3.20點至73.13點。股份行指數在繼上月的小幅上揚之后,本月同樣大幅下跌3.11點至75.37點。國有行指數跌幅同樣較大,下跌3.01點至73.12點。
國家隊成8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
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公布,從最新數據來看,作為國家隊主力,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證金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資管”)現身逾20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證金公司和匯金資管總共現身8家上市公司第一大流通股東。
行業機會
中國城市軌道開啟“永磁時代” 概念股望爆發
據媒體報道,在通過評審后,中國首列“永磁地鐵”已在長沙地鐵1號線正式投入載客運營。這是中國首列具備載客運營資質的自主化“永磁地鐵”,開啟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永磁時代”,其綜合節能率高達三成以上。隨著首列自主化“永磁地鐵”投入使用,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國際競爭力也顯著增強,將給未來城市軌道交通帶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分析認為,中國首列“永磁地鐵”成功運營,標志著中國磁浮技術實現了從研發到應用的全覆蓋,為今后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打下良好基礎,在廣闊的市場前景及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站在風口上的永磁概念股值得長期關注。
建議關注:銀河磁體(22.290,?0.00,?0.00%)(300127);正海磁材(20.980,?0.00,?0.00%)(300224);江粉磁材(11.100,?0.00,?0.00%)(002600)。
深港通開通在即 兩方面把握投資投資主線
深港通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市場最為期待的利好之一。8月12日證監會表示,積極推進深港通準備工作,今年將擇機開通。同時,近期香港證券業協會表示預計8月公布深港通,使得近期對于開通深港通的預期正在逐步加大。
深港通開通有望帶來一些結構性的投資機會。機構認為,應該把握兩條投資主線:一是深市的AH折價股;二是深市的稀缺品種。從以往滬港通的投資情況來看,稀缺性品種,比如白酒、中藥等板塊,有望成為深港通開通后最大的受益標的。
白酒股建議關注五糧液(35.660,?0.00,?0.00%)(000858);中藥股建議關注東阿阿膠(58.980,?0.00,?0.00%)(000423)等。
此外,“深港通”開通將給券商帶來積極影響,將對券商交易系統再次提出挑戰。恒生電子(56.730,?0.00,?0.00%)(600570)深港通系統的研發已經完成,其在金融IT領域的霸主地位將保證直接受益于深港通的開通。
我國獲電競世界冠軍 產業空間巨大
8月14日消息,就在剛剛結束的《DOTA2》Ti6總決賽中,中國戰隊Wings電子競爭團隊最終戰勝西方諸強奪得冠軍。
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要求,加快以電競等運動項目為重點,引導具有消費引領性的健身休閑項目發展。據艾瑞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著4.08 億的手游用戶,預估2018年中國移動電競市場規模將達到135.6 億元,2015-2018年復合增速為38.6%。在娛樂互聯網時代,電子競技產業可變現渠道多樣。除了電競賽事收入,包括賽事門票、周邊、眾籌等用戶付費以及贊助、廣告等企業圍繞賽事產生的收入外,電競衍生收入,包括電競俱樂部及選手、直播平臺及主播等賽事之外的產業鏈核心環節產生的收入,也都非常可觀。
A股相關上市公司可關注浙報傳媒(15.190,?0.00,?0.00%)(600633)、掌趣科技(10.120,0.00,?0.00%)(300315)3、深賽格(10.890,?0.00,?0.00%)(000058)等。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將出臺 產業鏈爆發在即
據媒體報道,目前工信部正組織起草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方案,修改完善以后將對外公開發布。華為、大唐等國內巨頭力推的LTE-V,有望成為中國技術路線圖標準。
機構認為,車聯網標準LTE-V預計在 2016下半年和 2017上半年分步凍結,2018年開始商用推廣,這將為國內通信產業在車聯網領域的發展帶來重大機遇。隨著窄帶物聯網標準NB-IoT、車聯網標準LTE-V的制定,物聯網正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高鴻股份(15.400,?0.00,?0.00%)(000851)已開發LTE-V車聯網設備,并積極推動LTE-V標準的商用化,索菱股份(38.790,?0.00,?0.00%)(002766)收購三旗通信和英卡科技將實現“通訊設備-車載系統-車聯網平臺”全布局。
精準醫療將帶動大健康產業 關注概念股
近期,新華社連發多文聚焦精準醫療。文章指出,有關部委、企業已在基因測序儀、質譜儀 、分子影像等精準醫學核心設備上做出部署、展開攻關,加強儀器設備的自主研發,以期填補核心設備國產化的空白,掌握上游自主權。國家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指出,大力推動精準醫療發展,對提高疾病診治水平,帶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A股公司中,迪安診斷(30.980,?0.00,?0.00%)(300244)、安科生物(25.720,?0.00,?0.00%)(300009)都憑借資本優勢,通過外延并購等方式,深耕精準醫療領域。
神舟十一號飛船運抵發射場 載人航天加速推進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2.820,?0.00,?0.00%)辦公室透露,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已于13日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計劃10月中旬實施發射。在軌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在軌維修技術、空間站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載人航天是我國航天軍工技術的集中體現,空天資源已成為各國爭奪的焦點。今年我國設立了“中國航天日”,一系列航天計劃的加速推進也體現出國家對航天發展的高度重視。我國航天裝備主要由航天科技(36.700,?0.00,?0.00%)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研制,廣發證券(17.290,0.00,?0.00%)研報看好中國衛星(33.620,?0.00,?0.00%)(600118)、航天機電(11.140,?0.00,0.00%)(600151)、航天電子(16.870,?0.00,?0.00%)(600879)等航天器制造的“國家隊”。
據央視新聞14日報道,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前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將于本月中下旬擇機發射,成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的第76次發射任務。
業內巨頭加碼自動駕駛 近期將迎政策刺激
綜合媒體消息,近日寶馬公司公布了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未來路線圖。未來全新的i20將會擁有全電動引擎,還會成為寶馬自動駕駛車輛的領航者。另外特斯拉已經開始研發下一代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且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最近表示,自動駕駛全面普及的時間將會早于人們的預期。目前來看自動駕駛已被擺在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業內巨頭紛紛涌入自動駕駛,未來將大力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據機構測算,2015年全球智能汽車市場需求1900億元,自主駕駛和安全系統占據優勢地位,至2020年總市場空間將達7000億元。我國2015年市場需求700億元,至2020年超2500-3000億元,ADAS等輔助駕駛系統產品,有望迎來快速擴容。目前我國也在積極推進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工信部近日透露,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已基本完成,或將于8月份底發布。
建議關注:天澤信息(27.780,?0.00,?0.00%)(300209)、保千里(14.710,?0.00,?0.00%)(600074)。
公告掘金
天銀機電(26.810,?0.00,?0.00%)中報凈利同比增長22.56%
天銀機電(300342)8月14日晚間發布半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240.5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68%;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7,188.9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56%。
天銀機電表示,2016年上半年度,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實現了冰箱壓縮機零配件業務和軍工電子業務的穩健發展,同時公司持續加大對工業機器人(23.860,?0.00,0.00%)及自動化成套設備以及航天傳感器業務等其他業務的研發投入和市場布局,整體上達到了預期目標。
山河藥輔(47.650,?0.00,?0.00%)中報凈利同比增長33.72%
山河藥輔(300452)8月14日晚間發布半年報,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4,24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2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72%。
山河藥輔稱,報告期內繼續加大客戶營銷工作,重點關注國內百強制藥企業,外資或合資企業,國內成長性較好的企業。更加重視前置營銷工作,2016年是我國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啟動年,公司市場部加大科研院所、制藥企業研發部門的走訪和交流,為今后擴大市場份額打下基礎。
華宇軟件(18.320,?0.00,?0.00%)中報業績增長42.75%
華宇軟件(300271)8月14日晚間發布半年報,稱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75%。
華宇軟件報告期內,公司尚未確認收入的在手合同額13.73億元,新簽合同額5.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6.01%;實現營業收入6.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1.58%;實現營業利潤1.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38%。
驊威文化中報業績增長252.05%
驊威文化(002502)8月14日晚間發布2016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875.7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05%。
驊威文化表示,公司收購的夢幻星生園納入合并報表,報告期內,影視作品按期發行,使公司整體收入與利潤同比大幅度上升。
上海電氣(8.110,?0.00,?0.00%)擬1.7億歐元并購德國企業 拓展智能制造業務
上海電氣(601727)8月14日晚間公告,日前公司及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香港”),與交易對方DBAG Fund V International GmbH & Co. KG、DBAG Fund V GmbH & Co. KG、DBAG Fund V Konzern GmbH & Co. KG、DBAG Fund V Co-Investor GmbH & Co. KG、Dürr International GmbH、ON THE TOP Beteiligungs GmbH & Co. KG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
根據投資協議,電氣香港將出資1.73億歐元收購上述賣方合計持有TEC4的100%股權,同時電氣香港將購買一家企業(為公司的獨立第三方)對TEC4全資子公司BAB的1200萬歐元債權(本金)及結余利息。
百利科技(34.160,?0.00,?0.00%)子公司簽8.5億元潔凈煤深加工項目合同
百利科技(603959)8月14日晚間公告,2016年8月13日,全資子公司武漢煉化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與新疆元昊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新疆元昊新能源有限公司潔凈煤深加工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8.5億元。
北大醫藥(13.220,?0.00,?0.00%)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69萬元 同比增長109%
北大醫藥(000788)8月14日晚間披露2016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6億元,同比下滑5.87%;實現凈利潤1169萬元,同比增長109.59%;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
公司表示, 2016年上半年,國內醫藥行業增速略有回升,但整體依然處于穩中趨緩的發展態勢。在醫藥、醫療、醫保三醫聯動改革的持續推進中,分級診療、兩票制、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行業政策的相繼落地,給醫藥醫療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公司原料藥業務剝離之后,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制劑生產銷售、醫藥流通以及醫療服務業務,以內生式及外延式相結合的方式,抓住政策及行業發展機遇,使公司業務結構得以優化,盈利能力提高。
赫美集團半年報凈利增62.41%
赫美集團(002356)8月14日晚間發布半年度報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58.6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41%。
赫美集團預計,2016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800萬元- 14000萬元,增長109.55%- 129.20%。業績變動的原因為本期新增合并子公司聯金所、聯金微貸、歐祺亞、浩美資產。
一線定乾坤 讓投資變的簡單 一款專門結合殷氏技術開發的軟件》》點擊了解《《 |
會員登錄關閉
注冊會員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