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談股論金20150914期 精彩開場:做強做大國企是改革核心目標 復盤: 早盤,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指開盤后一路震蕩下挫,盤中曾在3200點周圍震蕩,但最終失守,臨近午盤三大期指快速跳水,滬指失守3100點。午后開盤,滬指小幅回升后繼續震蕩下挫,最低跌至304...
溫馨提示:按CTRL+D鍵可快速收藏本站
一線定乾坤 讓投資變的簡單 一款專門結合殷氏技術開發的軟件》》點擊了解《《 |
談股論金20150914期
精彩開場:做強做大國企是改革核心目標
復盤:
早盤,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指開盤后一路震蕩下挫,盤中曾在3200點周圍震蕩,但最終失守,臨近午盤三大期指快速跳水,滬指失守3100點。午后開盤,滬指小幅回升后繼續震蕩下挫,最低跌至3049.23點,再現千股跌停局面,臨近盤尾滬指跌幅有所收窄;深成指今失守萬點關口,創業板今失守2000點,直逼1900點,盤中跌7.5%。盤面上,海工裝備概念表現搶眼,午后銀行股與保險股有護盤動作,兩市近1400股跌停。
截止收盤,滬指報3114.80點,跌85.43點,跌幅2.67%,深成指報9778.23點,跌685.46點,跌6.55%,創業板報19.6.21點,跌154.29點,跌幅7.49%。
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3735.8億元,深市成交3074.8億元,兩市共成交6810.6億元。
板塊反面
銀行板塊逆勢拉升護盤,互聯網概念跌幅靠前,國產軟件領跌,核電核能板塊低迷。
上市公司現史上最大停牌潮 復牌公司引市場關注:
回顧今年7月,A股突然襲來的大跌,不僅讓數以千萬計的投資者輾轉難眠,就連很多上市公司也“坐不住了”。
面對股價無視任何利好的連續跌停,停牌成為一批上市公司不約而同的選擇。在這一波史上最大停牌潮中,A股一度有超過半數公司高舉“免戰牌”。
如今看來,雖然當初不少上市公司主動停牌,更像是一種“避險”的無奈之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為部分上市公司提供了資本運作的契機,促使企業紛紛按下了商業模式進化的“加速鍵”。
停牌潮促資本運作加速
截至上周末(9月11日)收盤,滬深兩市還有大約320家上市公司處于停牌狀態,對于其中的大多數來上市公司來說,正緊鑼密鼓地醞釀著全新故事——“跨界并購”“再融資”“延伸產業鏈”,甚至被更為優秀的企業借殼。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家停牌公司的背后,都有成千上萬的投資者在關注。
需要指出的是,現在仍在停牌的公司數量,已遠不如今年7月時的最高峰 。回顧今年6月中旬,正是在一片滬指年內破萬點的呼聲中,A股突然切換進了急跌模式,在6月30日之前,上證指數在短短半個月內跌逾千點。
其中,大批個股遭遇連續跌停,諸如增持、對外投資等利好消息,根本無法阻止下跌,甚至是難以延緩股價下跌的速度。在這一背景之下,通過停牌來躲避急跌,成為一大批上市公司共同的選擇。
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清晰記得,今年6月末~7月初每一天,停牌成了上市公司公告的一大主題,平均每天都有上百家公司因為各種理由申請停牌;同時,停牌也成了投資者最期待的利好消息,有投資者通過直接撥打上市公司電話,要求上市公司停牌。甚至有上市公司表示,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停牌理由而“哭暈在鍵盤上”。
正是在7月初停牌浪潮最為猛烈的時候,兩市近28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超過1400家都高舉“免戰牌”。
實際上,面對當時上市公司集體停牌的“異象”,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停牌一方面是上市公司“避險”的無奈選擇;但另一面說,也恰恰成為很多公司加速資本運作的契機,比如同樣是屬于上市公司再融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原本就打算增持,那么等到股價大跌之后停牌籌劃增發事項,則可以用同等的認購資金,獲得更多股份。
復牌上市公司引市場關注
有“開始”自然就有“結束”,有“停牌”自然也會有“復牌”。雖然當初很多上市公司的停牌顯得有些倉促,但其中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復牌之時,也帶來了好消息。
比如,近日股價已連續三漲停的蘇州固锝,于7月8日起開始連續停牌,并帶來了引入全球第三大光伏組件供應商——阿特斯作為戰略投資者的消息復牌,受到了市場資金的追捧。
再如,同樣在7月初停牌,并在8月底攜重大資產出售方案復牌的高新發展,在當時市場又一次陷入恐慌性殺跌之時,股價逆市拉出連續五個漲停,引發了各方的關注。
引人注意的是,今年7月停牌,并在復牌后能夠引起整個A股市場關注的公司,蘇寧云商絕對算是其中的代表。8月11日,蘇寧云商宣布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戰略投資者,阿里283億元參與蘇寧定增,占股19.99%,成第二大股東。
這一次“線上線下”兩大龍頭的牽手,隨即引發了蘇寧云商連續四個“一”字漲停;9月6日,蘇寧又與萬達宣布戰略合作,蘇寧易購云店等品牌將進入已開業或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再一次引發市場各方的強烈關注。
就在上周,國泰君安中小盤研究團隊在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小盤增發并購雙周報(8月22日~9月2日)中表示,期內并購案達153例,有小幅回落,但并購金額1417 億元,曾現大幅上升,并購主要集中于醫藥、計算機行業,傳統企業通過并購實現轉型仍是主趨勢。國泰君安還特別指出,在研究周期內殼資源重組達6例,提議市場大跌背景下,可關注具備殼價值的公司。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兩市熱點新聞:
兩市再度大幅下挫 創業板跌逾7%
今日市場再度走弱。滬指早盤維持震蕩,臨近中午開始跳水。下午一度繼續走弱,尾盤在主力板塊護盤的拉動下止跌,最終報收3114.8點,跌幅達2.67%。創業板指走勢更弱,開盤后一路下挫,下午維持弱勢震蕩,最終報收1906.21點,大跌7.49%
8月金融數據略超預期
宏觀方面,央行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8096億;廣義貨幣M2增速為13.3%,基本和上月持平;當月社會融資額新增1.08萬億,出現時點性回升。
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獲通過
政策方面,周末,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將國企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實行分類改革、分類發展。到2020年,國企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大力推動國企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資產證券化未來將提速。
私募平均倉位僅三成多 創歷史新低
始于6月中旬的股市大跌令不少私募措手不及,隨后的7月和8月成為基金產品的清盤高峰期。目前私募基金整體對行情仍十分謹慎,平均倉位已降到歷史最低的35.6%。
嘉賓觀點:
王志峰:
配資清理還在進行中,持幣等待,擠兌效應、股指失衡、股價失重,風險防范策略:持幣等待“一翹四金叉”波段機會,提防信息上的地雷,等待下旬的節點機會。配資清理還在進行中,C浪還未確立結束。
韓云:
政策面:清理配資掃尾工作;基本面:美聯儲政策不足懼;基本面:地量超跌只等反彈。滬上迪士尼的“未眠夜”,次新股波段“拯救大兵”,國企概念“黎明靜悄悄”。去地產杠桿后的增速,轉型期間的經濟循環。
談股論金視頻
一線定乾坤 讓投資變的簡單 一款專門結合殷氏技術開發的軟件》》點擊了解《《 |
會員登錄關閉
注冊會員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