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灣地區金融期貨期權市場的發展簡況 近年來,亞太地區一些新興股指期貨市場發展風起云涌。繼新加坡、韓國之后,臺灣期貨交易所榮獲了《亞洲風險》(《Asia Risk》)雜志2004年”亞洲風云交易所”的稱號。 臺灣期貨市場歷史相當短暫。19...
溫馨提示:按CTRL+D鍵可快速收藏本站
一線定乾坤 讓投資變的簡單 一款專門結合殷氏技術開發的軟件》》點擊了解《《 |
臺灣地區金融期貨期權市場的發展簡況
近年來,亞太地區一些新興股指期貨市場發展風起云涌。繼新加坡、韓國之后,臺灣期貨交易所榮獲了《亞洲風險》(《Asia Risk》)雜志2004年”亞洲風云交易所”的稱號。
臺灣期貨市場歷史相當短暫。1997年,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與新加坡交易所SGX-DT推出臺灣指數期貨之后,為了避免島外交易島內股指期貨對臺灣金融市場產生不可意料的影響,臺灣當局加快了島內期貨市場的建設。1997年9月9日,臺灣期貨交易所成立。1998年7月21日推出了第一個以臺灣證交所加權綜合指數為標的的股指期貨合約。在短短的七年時間內,臺灣期貨市場發展十分迅速,2004年臺灣期交所所有合約成交量達59,146,376張,是1999年的60倍。成交量的飛速發展、產品的不斷創新以及制度的不斷變革使臺灣期交所榮獲此次殊榮。
20世紀90年代,我國臺灣地區為了積極推動各項自由化、國際化的金融政策,促進經濟發展,將期貨市場建設列為重點一環。1997年美國CME與新加坡交易所SGX-DT推出臺指期貨加速了臺灣期貨市場的建設進程。
目前在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種共有9個。分別是臺灣證交所股價指數期貨、電子類股指價指數期貨、金融保險類股價指數期貨、小型臺股指數期貨、臺股指數期權、股票期權、臺灣50指數期貨、十年期公債期貨、三十天期利率期貨。如表1所示。整個市場的成交量從1999年的1,077,672張增長到2004年的59,146,376張,增長近60倍!如圖1所示。開戶數由1999年的22.6萬戶增長到2004年前11個月的100.5萬戶,如圖2所示。表2是各商品的日均成交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成交最活躍的是臺指期權,其次是臺指期貨。
表1 臺灣期貨交易所上市品種
商品名稱 | 時間 |
電子類股價指數期貨合約 | 1999/7/21 |
金融保險類股價指數期貨合約 | 1999/7/21 |
小型臺股指數期貨合約 | 2001/4/9 |
臺股指數期權合約 | 2001/12/24 |
股票指數期權契約 | 2003/1/20 |
臺灣 50 指數期貨合約 | 2003/6/30 |
十年期公債期貨 | 2004/1/2 |
三十天期利率期貨 | 2004/5/31 |
一線定乾坤 讓投資變的簡單 一款專門結合殷氏技術開發的軟件》》點擊了解《《 |
會員登錄關閉
注冊會員關閉